無名小卒 – 為何寫博客 因為沒人看

,,

50年的長度

發(fā)布于: 2025年05月13日

50年有多長?不同視角有不同的答案。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,50年是長到他們所無法想象的。對于中年大叔來說,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。從歷史的視角,50年可能僅僅是課本上一筆帶過而已。從地球生命史的角度,一個刻度痕可能就覆蓋了500年。

相對論在此處表達地淋漓盡致。

如果說時間代表著變化,那么,毫無疑問時間的流速在瘋狂的增長。

人類幾乎花了500萬年學會了直立行走:700萬-200萬年前。

之后的200萬年幾乎都在玩石頭:1萬年前舊石器時代。

接下來幾千年忙著種水稻玉米和養(yǎng)豬,直到3000年前學會煉青銅材料。

大約又過了1500年,蒸汽機發(fā)明,人類進入各種方法燒開水的時代: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。

不到100年,人類迅速開啟電氣時代。1831年法拉第發(fā)現電磁感應現象,1866年直流發(fā)電機發(fā)明。

又過了不到100年,數字計算機發(fā)明,很快進入數字計算時代。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(ENIAC)誕生。

下面的發(fā)展,再也不是按百年計算進度了。1969 年互聯網起源;1973年第一臺手機發(fā)明;1983年摩托羅拉公司開通美國第一個蜂窩移動電話網;同時PC開始普及;90年代互聯網開始普及;2000年代,智能手機開始普及;2010年代移動視頻互聯網時代;2020年代AR/VR?

從數百萬年一個時代變成10年一個次世代。用瘋狂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瘋狂。

我們還看到帝國的興衰變遷。中國歷史上周朝800年國祚,之后的各大一統王朝幾乎也都在300年上下。

日不落大英帝國,從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崛起,到二戰(zhàn)以后衰落,歷經接近400年。

美國從南北戰(zhàn)爭以后(1865年)加速工業(yè)化發(fā)展,到二戰(zhàn)以后達到頂峰至今,也已歷經160年。

我們所認為的歷史變遷通常也是百年計的。同時,我們也可以聽聽下面這個有趣的故事:

楊度1875年出生,1894年中舉。1895年參與公車上書。1905年參與君主立憲。1911年成為袁世凱臨時內閣學部副大臣(共和中國)。1914年參與袁世凱復辟。1917年拒絕張勛復辟邀請。1923年加入國民黨。1927年營救李大釗。1928年成為杜月笙的顧問。1929年經周恩來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31年病逝上海。

這是楊度56年的一生。這五十來年,成長于封建制度,經歷了憲政改革,共和救國,皇權復辟,再國民革命,乃至并不拒絕青幫,最后成為了共產黨員。楊度的五十年,見證了中國在國家危難之秋尋找最佳國家治理制度的五十年。此公的偉大之處在于,他似乎不受任何認知理念的束縛。歷史書上常見的所謂“階級的局限性”在楊度身上純法術免傷。康有為在公車上書時期是新思想的代表人物,后期卻是堅定保皇派,堅定支持張勛復辟(注意到楊度在嘗試了袁世凱復辟以后,拒絕了張勛復辟)。也許他的信念已經超脫于所有的思維模式,愿意嘗試一切方法,只要可以:救中國!

我們驚嘆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,從“趕英超美”這句不太切實際口號到變成事實也僅僅不到50年的時間。但是,我們類似的事情其實在歷史上并不罕見。

1853年日本被美國的堅船利炮轟開大門,簽訂《神奈川條約》,之后的15年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引發(fā)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。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,日本儼然已經成為列強,也僅僅過去26年(1868-1894)。

美國戰(zhàn)爭南北后(1865年)工業(yè)化加速到一戰(zhàn)前夕(1913年)工業(yè)全球比重達到36%,成為全球第一工業(yè)國也僅僅過去48年。當然,工業(yè)第一強國并不意味著立刻變成世界霸權國家,權杖的轉移需要一個過程,一個事件。兩次世界大戰(zhàn)給了美國好運,不必與日不落帝國直接交鋒就坐上了鐵王座。

更強悍的例子是蘇聯。俄羅斯在1861年前還是一個奴隸制國家(保有農奴制)。1919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,俄羅斯從沙皇君主專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變成了社會主義的紅色政權,通過實施五年計劃發(fā)展工業(yè)。十年以后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打響,1.8億人口的蘇維埃政權傷亡6000萬(死亡2600萬),15%的壯年人口消失在了戰(zhàn)場上,總共1/3的人口受影響。山河破碎不足以表達其慘烈。卻毫不影響美蘇爭霸硬剛西方。1919-1947冷戰(zhàn)開始,28年。計劃經濟有其缺陷,卻不能否認扛起了蘇維埃的崛起。

1979-2025,中華民族依然是偉大的。縱然不是舉世罕見的,我們依然是幸運的。我愿意相信中華民族是獨特的存在。中國有著漫長的歷史,3000年的封建王朝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老祖宗們始終進行著制度的探索,也成為了如今面對各種事件的攻略書。王朝的更替總結起來原因有二:

一是沒有管好軍隊:春秋戰(zhàn)國的諸侯爭霸;西漢管諸王到東漢變成外戚亂政;晉朝覺得還是皇族靠得住結果反手就是八王之亂;唐朝不信皇族和外戚,結果藩鎮割據;宋朝文官管軍隊,倒是沒有造反,卻也失去任何抵擋外族的能力。我愿意相信清朝政府是封建制度的頂峰,20世紀初中國有4萬萬人口,是中國歷史人口巔峰。可惜的是:皇上,時代變了。

二是沒有管好有錢人:古代叫地主貴族,如今叫金融資本。由于馬太效益,強者恒強。在古代的土地兼并是不可逆的,所以幾乎每300年都要推到重來一次。西方也是如此,自工業(yè)革命伊始至今西方在過去幾百年或許沒有什么糾錯機制,除了畫家試過一次。

如今放眼世界是這兩件事做的最好的無疑就是中國。甚至可以說試圖把這兩件事管好的也僅僅只有中國。

很難想象再過50年,是怎樣的一番光景。

天才與瘋子之間隔著一個太平洋

發(fā)布于: 2025年04月29日

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,本來想起一個文藝一點的標題,比如:天才向左瘋子向右。但是這個名字過于文藝,以至于都不知道在表達什么。我們常說,天才與瘋子只有一步之遙,至少說明他們是同向的。但是,這一步之遙確實如此之大,以至于難以逾越。古往今來,被稱為天才的人數不勝數,而瘋子卻沒有幾個。說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,并沒有多少夸大。

天才之所以被認為天才,是因為當天才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理論的時候,相信或者不相信,都無關緊要。等到這些理論變成現實的時候:牛!天才!

而瘋子之所以為瘋子,視“天馬行空的理論”為真理,傾其所有下場實踐。邊上的人無不拱手表示敬佩,卻在心里默念“傻逼”。

有一個叫托夫勒的人,在50多年前就做了對未來的預測,至今仍有參考意義。參考鏈接 此人無疑是個天才,但也僅此而已。要不是在此提及,都不知道有這號人。

而下面這些人不僅是天才,更是瘋子。

2003年知道“未來是互聯網經濟的天下”的人是天才,傾其所有干淘寶的是瘋子。

2010年知道“移動物聯網是未來”的是天才。與此同時,放棄PC互聯網All in移動互聯網的是瘋子。

有很多看好“電動車是未來”的天才。真正推動電動車商業(yè)化的人是瘋子。

天才和瘋子都需要時間的考驗。失敗的理論和失敗的實踐都不會被記住。

我可能也是個天才,教育內卷 在錯誤的一代 這篇2022年發(fā)布的文章里面,批評了教育內卷,認為內卷無用。但是我無法成為瘋子,因為我沒有實踐的可能。

當然我可能需要稍微修正以下我的觀點。

“卷”是一直都存在的,而人們通常說的卷指的是錯位的內卷。大部分人的思維認知落后一個時代。換句話說,當時代的變遷從萌芽變成現實的時候,大家才幡然醒悟,著急忙慌的去追趕。如今時代變遷如此之快,以至于當大家開始行動之時,下一個時代的序幕已然開啟。一代一代的人,猶如拉磨的驢子,一邊為了時代的胡蘿卜拼命內卷一邊抱怨時代太卷。

70年代的人們,在卷誰的力氣大、誰家中的田多,而彼時最應該卷的是教育。那個中專生都可以包分配的時代,是最輕松跨越階級的機會。投入產出比隨著1999年大學擴招大幕拉開,達到了頂峰。那一年正是1980年出生的人考大學的年份。整整80年代一代以及90年代初的孩子們吃到一大波大學擴招帶來的階級躍遷的紅利。正是如此,80后的下一代成了教育內卷的受害者。

畢竟,這個世界是關于”相信“的游戲。人只會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。從人類第一次社會合作發(fā)生之際,相信就英魂不散了。人類的斗爭,始終是關于”相信什么“的爭奪。

事實是什么并不重要,我們愿意為”相信“而付諸行動,而不是”事實“。

我想要修正的是:不必要進行”教育“內卷,并不是”不要內卷“的意思。正如上面所說,“卷”是一直都存在的。一萬小時理論告訴我們,不”卷“是不可能實現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的。(我可能不喜歡使用”成功“這個詞,因為人們所說的”成功“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其本意。) 當全國人民都將一萬小時理論極致地用在同一件事情地時候,是”一萬小時理論“本身失效崩潰的時候。我們需要做的是,”一萬小時理論“仍然在發(fā)揮作用的領域。

于是,問題就變成了:如果不選教育,我們應該卷什么?

世間大勢其實并不復雜。與美國第三產業(yè)占比80%+相比,中國的第三產業(yè)占比~50%。未來增長藍海毋庸置疑在服務業(yè)。至于服務業(yè)選擇什么,那就看自己愛好和天賦了。

那么,問題就變成了:我是不是愿意讓孩子放棄教育內卷,把熬夜做作業(yè)的時間,用在比如:茶道?健身操?籃球?調酒?做菜?畫畫?鋼琴?打彈珠?任何孩子感興趣的東西,乃至愿意為之花一萬小時的東西…..

回旋鏢就此到來,我看到了天才于瘋子之間的太平洋。

天才往往不被人記住,瘋子卻很難讓人遺忘。王陽明的思想自誕生之日起,被人推崇500多年,不僅僅是因為”知行合一“是多么驚艷,而是他有生之年為之如瘋子般踐行之,同時具備驚世駭俗之形而上以及形而下的成就。

2024年股票投資總結

發(fā)布于: 2025年01月08日

2024年可以說是操作最少的一年,裝死了一整年。2年前All in 晶盛機電的痛苦延宕至今。裝死一時爽,一直裝死一直爽。到年底了,還是要回歸現實。該做的決定還是要做。

回顧這兩年的總體決策,確實是有值得回味的地方。一句話:憑運氣賺來的錢,終歸是要憑實力還回去的。

曬收益率,慘不忍睹。融資賬戶加速后退,小麥基金也沒有幸免。12月底的一波下行讓年度賬單十分難看。

賬戶2024收益率2023收益率2022收益率2021收益率2020收益率
普通賬戶-11.7%-23.17%-3.21%41.68%8.63%
融資賬戶-31%-21.01%-24.92%48.79%12.60%
小麥基金賬戶-12.66%17.63%-17.7132.29%16.58%

錯誤決策一:不夠價值投資的價值投資。

《思考快與慢》里面提到,由于人類的大腦是耗能大戶,不到3%重量占比,消耗了20%的能量。所以能夠快速決策的絕不做大量思考。這種自我保護機制,在復雜的投資領域通常是巨大錯誤的開端。

All in 晶盛機電的原因一半在于其優(yōu)秀的過往以及未來1年財務數據,另外一半是參考了別人的意見。

李笑來說:一開始,聽大部分的看法,參考小部分人的意見,做自己的決定。后來發(fā)現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隨波逐流,沒有什么價值,所以變成了“參考小部分人的意見,做自己的決定”。再后來發(fā)現,由于每個人的交易系統并不相同,他人的意見并不能為我所用,最終只剩下“做自己的決定”。投資就是孤獨的修行。

我用2年50%的虧損,踐行了這段話的含義。我看到了優(yōu)秀的財務數據和他人的意見,快速做出了決定,忽略了公司所處光伏行業(yè)背景的調查以及未來的看法。還自詡學習巴菲特的價值投資,真是愚蠢至極。

錯誤決策二:毫無所謂的堅持。

堅持了2年,等到了A股大勢的底部,應該還是沒有等到光伏行業(yè)周期的底部。這兩年的堅持,我認為是繼續(xù)偷懶的結果。如果不知道光伏行業(yè)的拐點在何方,希望在哪里?那么為什么要繼續(xù)等待?

同理,我為什么繼續(xù)持有華熙生物?我甚至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購買這個,拒絕去思考和調查在消費降級的當前化妝品類的銷量是否受影響。

可怕的不是在堅持,而是遇到灰犀牛效應:從一開始的否認,到下一階段的停止思考。

錯誤決策三:浪費時間在波段股票上。

由于人腦的局限性,很難在相反的兩個方向上同時做好決策。長線投資策略通過拉長時間獲取較大幅度的收益;波段投資是單次投資獲益比率低,通過增加交易頻次疊加收益。

我看到了波段的技術性買入機會,進行了操作。這階段成功率其實不低,問題出在買入了以后,受長線投資策略的影響,忘記了自己在做波段。20%的收益并足以讓我做出賣出的決策。買入和賣出出現了決策系統錯位。比如巨人網絡,11.6買入,沒有長線考慮的波段操作,14塊上方為啥不賣?毫無邏輯可言。

2025年,仍然堅持價值投資,花更多的時間研究公司價值。

  1. 清理垃圾持倉。已經賣掉了華熙生物,虧損50%;恒生電子做了一個波段在下行時出清,略有盈利;計劃盡快出手巨人網絡,牧原股份。所謂垃圾持倉,是沒有想清楚為什么可以持有,并非公司/行業(yè)本身有問題。
  2. 建立長期投資邏輯以及股票池。

我重新思考了長期投資邏輯,什么是未來5年一定會增長的行業(yè)?

a.) 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一定是未來很長時間的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支柱行業(yè)之一,替代化石能源趨勢不可逆。汽車電機,固態(tài)電池,SiC芯片等可以選點龍頭持有,匯川技術,寧德時代,芯聯集成,士蘭微等。電池ETF也是一個比較保險的選項,選錯公司比選錯行業(yè)的概率大。

b.) 比較保險的選項是長江電力。從K線歷史看,這家國有水電公司就沒有大幅下跌過,每年分紅靠譜。運營著是國內三峽水力發(fā)電廠、葛洲壩水力發(fā)電廠、溪洛渡水力發(fā)電廠、向家壩水力發(fā)電廠、烏東德水力發(fā)電廠、白鶴灘水力發(fā)電廠等各大水電站,發(fā)電量每年穩(wěn)步上升。能源使用量上升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必要條件。這是一個比買理財產品好很多的選項。

c.) 會穩(wěn)步增長的消費類行業(yè),尋找邊很多人在用的服務和產品。目前消費降級,但是實際上很多日常消費類公司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在穩(wěn)步增長。一鳴食品,紅旗連鎖(連鎖小超市)等這些在居民社區(qū)發(fā)展的公司只要不犯大錯,會有很長時間的城市發(fā)展紅利。如果有機會,我更看好瑞幸咖啡,小米等幾乎身邊人都會接觸其產品的公司。

選擇長期,必須要看清長期。每年都要進步一點,希望2025年迎來拐點。

鏈接:

2023年股票投資總結

2022年股票投資總結

2021年股票投資總結

信息爆炸,我失去了發(fā)呆的能力

發(fā)布于: 2024年11月05日

信息爆炸對我的傷害跟毒癮似的。

是的,現在開始用“我”來替代原來喜歡的“我們”、“人們”這些字眼。歸根結底,我只能代表我,代表不了其他人,也不能主動要求共鳴。如果你恰好也有類似感受,那么可能是某種巧合。

以前沒有那么多信息來源,只有電視、廣播、收音機和書籍。雖然我也會為孫悟空、陳真、霍元甲和動畫片著迷,但是對我來說,發(fā)呆是時常發(fā)生的事情。在睡眼朦朧的春日早晨,在處處蟬鳴的炎熱午后,在泥濘秋雨中回家放下書包時,在冬日溫暖雙手雙腳的爐前。“發(fā)呆”這個詞的巔峰時期,甚至成為了旅游文案的主題:

麗江,一個許多人想去做夢,去發(fā)呆的地方。
聆聽小河流水,傾踏在青石橋,聽聽音樂,發(fā)發(fā)呆。

然而,上一次發(fā)呆時什么時候?不知道,很久了,久到忘記了發(fā)呆是一種什么感覺。

信息爆炸讓我擁有了太多的獲取信息的選擇,以至于我失去了選擇權。我忘記了還能選擇“不選擇”的權力。我應該還有這個權力,我只是失去了不選擇的能力。

很可怕,是嗎?

我可能還在掙扎,在短視頻,在網絡游戲,在形影不離的手機中掙扎

幾年前,奔著與時俱進的念頭學會了《王者榮耀》,然后接觸了《向僵尸開炮》,《無盡冬日》之類的手機游戲。這類游戲的設計理念,把我變成西西弗斯,每天每天推巨石上山,在無盡的循環(huán)里面把我的時間和金錢騙出來。

今天上午,幡然醒悟,游戲里面的數字成就對我來說已然毫無意義。刪除的那一瞬間,九成的釋然蓋過了一分的不舍。

我想我應該會把發(fā)呆的能力,發(fā)呆的權力,以及發(fā)呆本身,給找回來。

人至少有安身立命的本領

發(fā)布于: 2024年10月31日

裁員這件事,對我來說本身止步于新聞。某大廠裁員幾百幾千人,中年被裁程序員有多悲慘。一定程度上,內心不會有多少波瀾,反而有些輕視這些被裁者。總所周知,程序員通常待遇不低。我認為十幾年的高待遇,讓這些人有一些對自己在社會上所處位置有一些誤解。就像在徐崢電影《逆行人生》的那位主人公,就是對自己的社會定位認識不清導致的。他們可能沒有原來那么好,但絕不是跌落到社會最底層。有很多退路,無非就是不甘心不想退。這樣的賣慘,無法跟我們產生共鳴。

現實的殘酷往往不會搬到臺面上來,僅僅在各個角落悄悄地發(fā)生。08年地裁員潮,讓一二線城市地產業(yè)工人回到農村。過去了16年,如今地打工仔是當年農民工兄弟的下一代。時代不同了,這一撥人對現實的期待比父輩更多,而他們的待遇并沒有多大差異。當社會想要他們暫時離開的時候,并不會溫柔的說一聲再見。

他們可能會恨社會、恨國家。唯獨不會恨自己,沒有能夠在該學習的時候,獲得一項安身立命的本領。我們可以被替代,但不能至少不應該能被10億人隨意替代。

nginx error: 502 bad gate way 問題解決

發(fā)布于: 2024年10月25日

問題現象:

這個問題已經出現有一段時間了,主要現象如下:

  1. 頁面報錯以后,重啟nginx服務器無效,重啟Linux系統有效
  2. 重啟一段時間以后,短則幾小時,長則幾天又出現同樣問題
  3. 大部分情況是出現“502 bad gate way” 少部分是出現 time-out
  4. 服務器上純html文件可以正常訪問

系統基本情況:Ubuntu 20.04, nginx 1.18.0, php-7.4

問題原因:php-fpm 進程數不夠。

查看實際進程數,我用的是php-fpm

netstat -anpo | grep php-fpm | wc -l

結果是27個進程

解決方法:

在/etc/php/7.4/fpm/pool.d/www.conf 文件里面有pm.max_children 實際值為5,更改為50

pm.max_children=50

另外,/etc/php/7.4/fpm/php.ini 文件里面的max_execution_time 實際值為30, 順便更改為300,避免出現time-out。php.ini 文件路徑可能有所不同,根據實際情況修改

max_execution_time = 300

然后重啟php-fpm服務,我這里是:

sudo systemctl restart php7.4-fpm

注:參考了阿里云的幫助文件。

浙ICP備18056264號-1